培育壮大新动能 迈向高质量发展--中国信息报道
· 设为首页   ·

地方资讯

内蒙古

大连

青岛

宁波

厦门

深圳
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 中国信息报道-新闻 > 经济观察 > 正文
培育壮大新动能 迈向高质量发展
——“荆门制造”现状观察
中国信息报道 2018-07-23 13:58:29

  近年来,湖北省荆门市抢抓“中国制造2025”风口,出台系列文件,设立产业发展基金,强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,先后编制“十三五”工业发展规划、七大产业发展规划、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、“中国制造2025荆门行动计划”等系列规划,为打造“荆门制造”升级版奠定坚实基础。经过多年发展,荆门市以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、高端化引领工业转型升级,绘出了一条增长稳健、结构优化、动能增强、质效提升、区域协调的发展曲线。

  “两化”融合提升“智能制造”

  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,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。截至目前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达44.4%,拥有国家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1家,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3家,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47家、市级63家,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1家、省级试点2家、市级试点10家。

 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应用取得进展。实施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建设十大“互联网+产业园”,数十家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试点工作,新洋丰、福耀玻璃、动能体育、康沁制药等发展个性化定制,楚大机电、航特科技、东光电子等开展网络协同制造,京山轻机、叶威智能、荆门宏图等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,凯龙化工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。

  从“制造”转向“智造”,提升企业效益。如李宁公司2014年建立了“销售管理系统”,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反应能力,产品交货期平均缩短35%左右,准时交货率平均达到95%以上,企业库存降低近20%。

  科技创新驱动“智慧生长”

  创新能力增强。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水平和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提升,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,初步形成区域制造业创新体系。2016年,全市企业R&D经费投入强度为0.89%,比上年有明显提高;有R&D活动的企业数295个,比2015年多147个。

  突破性发展新兴产业。一是新兴技术产业实现“裂变”式发展,也让荆门这座传统制造城市找到智慧生长新路径。2017年,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2.76亿元,增长11.4%,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增幅3.8个百分点;纳入高新产业统计的企业突破300家,达到302家,同比增加70家,其中,高新技术企业175家,同比增加43家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3.6%,拉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.9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47.6%;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移动通信手机等新兴行业产品实现突破。二是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、化工、农产品精深加工、电子信息、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、大健康等七大主导产业。今年一季度,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速为18.1%、37.6%和46.8%,快于全市平均水平。

 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。围绕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精准投资,扩大有效投资,优化投资结构。2017年,全市高技术行业完成投资111.74亿元,同比增长57.5%,增速快于全市投资增速40.6个百分点;全市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380.20亿元,增长46.1%,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9.5%,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幅29.2个百分点。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成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、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。以发展新经济为方向,积极对接“中国制造2025”,大力实施“百企技改”“机器换人”“电商换市”行动,开展百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。

  创新创业体系初步建设。以掇刀区为例,到2017年为止,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先后建成聚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、荆门百盟•慧谷科技企业加速器两大科技创新载体;产品检验检测中心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;中航工业605所等一批科研机构;培育格林美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、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9家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。

  产业结构调整“以特聚势”

  着力建设“四基地三城”。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、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、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、全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及通用航空新城、健康产业城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,加快打造“新能源汽车之都”“通用航空新城”两张名片。

 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。推动新洋丰、金鹰能源、荆玻集团等企业加快产品、技术、品牌、业态升级换代;推进荆门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,掇刀区开展汽车玻璃产业布局及长丰猎豹等新能源汽车项目,东宝区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,钟祥市携手大连机床产业园打造“钟祥版”数控机床制造基地,京山轻机大力发展数码印刷和智能物流及其他机械行业升级,沙洋县加强环保整治。

  创造品牌产业“以质取胜”

  质量品牌建设取得突破。荆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自主品牌,拥有明邦、叶威、国宝、宏翔等一批湖北省著名商标;双仙、钟厦、荆楚花等一批湖北名牌产品;金龙泉、洋丰、荆华、洪森等荆门“十大品牌”深入人心。

  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技术不断催生并日益壮大,给全市工业经济注入了新血液。2016-2017年,新增的21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,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有42家,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34家。

  谋求绿色发展“以绿为底”

  绿色制造取得积极成效。一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得到控制。以2015-2017年期间为例,荆门经济在稳步发展的同时,节能降耗也取得了显著成效。2015-2017年,荆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19.85%,高于同时期能源消费累计增长率17.33个百分点;单位GDP能耗由2015年的0.619吨标准煤/万元下降到2017年的0.487吨标准煤/万元,累计下降21.3%。二是工业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。通过采取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、推广先进技术等措施,2017年全市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66.5%,比2015年下降4.9个百分点;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.1%。三是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升。2017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88.9%,比2015年提高3.1个百分点。

 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为工业经济甩掉“包袱”。全市煤炭开采、矿产采选、非金属制品落后产能被淘汰,“僵尸”企业被清出,2017年全市退出规上工业企业166家,绝大部分为高耗能、低值化、粗放型的开采或粗加工企业。

来源: 中国信息报
作者: 张友香 王芬
      中国信息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  1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信息报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信息报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信息报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    2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信息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信息报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信息报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    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信息报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      4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      ※联系方式:中国信息报网 电话:010-63376809

      2018年05月11日中国信息报金融证券

      新闻排行榜
      诚信导刊
      图片新闻
      金融证券
      中国国情国力
      10月13日中国信息报金融证券电子版
      关于我们 | 广告服务 | 技术支持:北京首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
     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西工商广字0235号  备案号:京ICP备18015322号-1
      地址:北京市西三环南路甲6号国统宾馆 新闻热线:010-63376809 广告热线:010-63376684